精品项目

  • Home
  • 最佳赛季命中率40%,场均12+7,易建联无法立足NBA真是性格问题吗

最佳赛季命中率40%,场均12+7,易建联无法立足NBA真是性格问题吗

2025-04-21 23:54:54 11


北京时间5月29日

去年男篮世界杯之后,易建联成为了球迷心中中国男篮唯一的一块遮羞布,打波兰豪取24+8,成为中国男篮进攻端唯一的大杀器,打尼日利亚独自扛起比赛,经常一对多,全场砍下27+6,尽力之余只能仰天长叹时不我与。

虽然中国男篮在家门口的世界杯兵败如山倒,但对于易建联的赞美之词却纷至杳来,不绝于耳,以至于很多喜欢幻想的球迷又开始认为如果易建联赶上如今这个小球时代的话,以易建联的空间型投射球风,势必能够取得更高的成绩。

在去年男篮世界杯期间和后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有这个感觉,的确在当时的中国男篮队里,易建联的表现太过亮眼,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在冷静下来之后,我回归理性,才发觉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易建联总计在NBA联盟效力五年,五个赛季的基础数据如下:

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易建联的巅峰赛季就是09-10赛季,场均12+7。

而他五个赛季的基础命中率如下:

从易建联在NBA五个赛季的表现来看,他的进攻命中率一直都相当稳健,投篮命中率在40%左右,而三分命中率在巅峰时期能够达到36%,算是那个时候内线中比较出色的了。

光看这份常规数据易建联似乎不应该淡出NBA联盟,他拥有不错的投篮手感,身体素质之劲爆即便在NBA里面也算是上等偏下的存在。

按常理,他应该能够在NBA联盟里面稳住脚跟,然后无缝对接如今这个小球时代,而不需要像大洛佩兹那样艰苦的习练投篮才能转型。

只是这时代的风向并不会照顾每个人,在小球时代来临之前,易建联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适应当时的NBA联盟!

易建联在雄鹿的新秀赛季,虽然坐稳首发位置,但是遇上了里德和“莫不传”两位单打手大哥,这两位几乎不控场不组织不传球,所以在当年就有很多球迷抱怨里德跟“莫不传”不给易建联喂球的事实。

就好像是因为里德跟“莫不传”两位的风格导致易建联没能快速成长一样。

实际上我们回过头去看,能够发现里德跟“莫不传”两位大佬并非仅仅不给易建联一人传球,而是都不传,他们拿球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强投,在这种情况下,易建联就得学会自己找机会和提升单打效率,而非等待这两位球风转变。

维兰纽瓦,想必很多老球迷都有印象,他的光头无眉形象深入人心,当年在雄鹿队内,他是给易建联打替补的。

虽有替补和首发的分别,但两人在07-08赛季的场均上场时间相差无几,易建联是场均25分钟,而维兰纽瓦是场均24.1分钟,在这差不多的上场时间里面,维兰纽瓦场均能够拿到11.7分6.1篮板,场均出手比易建联足足多了2.8次!

这多出来的出手并非是NBA球星对于易建联这个黄种人的歧视,而是维兰纽瓦拥有着比易建联更强的自主持球攻能力和篮下进攻效率

07-08赛季,维兰纽瓦篮下命中率是60%,近距离命中率是47.8%,而易建联则分别是47.3%和26.1%!

所以当时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维兰纽瓦更像首发。

虽然易建联远距离投篮更为出色,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易建联如果想要在NBA生存下来,他跟他的团队所做的选择应该是增强持球进攻的训练并且提升篮下的对抗力量,只是从易建联之后的职业生涯来看,他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往更远处投篮。

他第二个赛季三分球命中率就提升到了34.3%,第三个赛季也就是他在NBA联盟的巅峰赛季提升到了36.6%,投篮是越来越准,在巅峰的09-10赛季,他甚至单场有过29分和31分的壮举,但他一直都没能适应当时的NBA联盟,自主持球攻击能力偏弱、光靠一手接球投篮的大个子哪怕在如今的NBA联盟也不能算主流。

就更别说那时候了。

最佳赛季命中率40%,场均12+7,易建联无法立足NBA真是性格问题吗

而当时易建联更为致命的弱点则在于,在NBA层面,他的防守能力几乎为零

NBA联盟是有防守三秒的,所以在防守端,无论是传统篮球还是现代小球,对于大个子的基本要求都是横移速度和爆发力必须要在水准之上。

而易建联的横移,从出道开始直到现在,都很平庸,在场上总是给人慢一拍的感觉。

横移这个东西是不能强求的,像易建联这样的顶尖运动员,多年的职业训练已经把身体天赋开发到了顶点,基本上是不可能再快了,那么他就得找别的办法。

比如西班牙的小加索尔,也是一个横移不太出色的大个子,但是他拥有着精准的判断,当年的小加索尔,号称2.9秒魔术师,即他对于三秒区内的时间控制妙到毫巅,可以随时在最后一刻避免防守三秒的麻烦。

这样的精准控制力,让小加索尔总是能够提前预判进攻人的路线和时机,最终也斩获了一次最佳防守球员荣誉。

可惜易建联不是小加索尔,哪怕整个NBA联盟,也只有一个小加索尔!

自主进攻能力偏弱、防守端因着横移硬伤而成为漏勺,这样的球员,如果不说易建联这个名字,是没有人会认为他能够在NBA联盟立足的。

这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性格问题。

所以易建联只打了五年NBA,后面两年尤其是最后一年,完全就是在打酱油,在当时的风评中,对于易建联可没有多少溢美之词,要不就是明里暗里的嘲讽,要不就是直接开喷。

联妹这个词,可不是现在创造出来的!

如果易建联在当时拥有了后来独自带领国家队不得已才锻炼出来的自主持球进攻能力,大概他是能够熬过那段时间进入现在的小球时代,然后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

只是他这个横移能力偏弱的问题,到现在这个小球时代只怕会放得更大

在国际赛场上,因着没有防守三面的规则,内线球员的横移要求没那么高,但是在NBA联盟,内线的横移和补防意识,是防守端最重要的武器。

当年姚明刚进入NBA的时候也被横移偏慢困扰,后来在“穆大叔”的指导下,他的补防意识和时机控制力上来了,防守端唯一的问题就只剩下体能问题了。

我很佩服易建联,最近这七八年都是他在扛着中国男篮前进,这份履历,比之能够在NBA联盟立足更为可贵,既然国际赛场没有防守三秒,那自然就没必要减重去削弱自己的对抗而提高横移速度了。

国家队大于职业联赛,如果当时易建联减重成竹竿勉强在NBA立住脚跟,只怕这七八年咱们中国男篮的成绩会更差,那只怕嘲讽易建联的会更多了。

时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改变。

以上。

发表评论